理事會制定國際扶輪的政策並提供指南協助扶輪社興盛。扶輪社每年在國際年會選出理事會的成員,每位理事任期兩年。 |
理事會名單 |
![]() |
柯納克Holger Knaack |
|
![]() |
梅塔Shekhar Mehta 梅塔一直積極參與救災應變工作,並且是英國「庇難箱」ShelterBox的信託人。在2004年印度洋海嘯之後,他幫助為遭受災難影響的家庭建造了近500間房屋。 梅塔開創了一項計劃,在南亞進行了1500多次改變人生的心臟手術。他還打造了TEACH計劃,在全印度推廣識字,影響所及達數千所學校。 梅塔自1984年加入扶輪成為社員迄今,曾任國際扶輪的理事、多個委員會的委員或主委、地帶協調人、訓練領導人、扶輪基金會技術顧問幹部及地區總監。他還是(印度)扶輪基金會的主委。 梅塔曾榮獲得扶輪超我服務獎、扶輪基金會特優服務獎及傑出服務獎。 他與夫人拉瑟Rashi是巨額捐獻者和遺贈會會員。 |
|
布雷克James Anthony Black 布雷克自1982年成為社員至今,積極推動年輕人計畫,曾擔任英愛扶輪的年輕人活動主委以及國際扶輪青少年交換委員會主委。2012年,布雷克到印度的全國免疫日擔任義工。他曾擔任多項扶輪職務,包括公共形象資源團體協調人、立法會議審查委員會副主委、及訓練領導人,他說後者是他在扶輪中最難忘的經驗之一。他說:「你要面對來自世界各地的人。設法讓他們彼此交談是件了不起的事──這讓我覺得很刺激。」 布雷克和同是扶輪社員的太太愛爾貝絲Elspeth都是扶輪基金會遺贈會會員。 |
||
![]() |
洪卡拉Virpi Honkala 2001年,洪卡拉與時任2001-02年度地區總監的丈夫馬提Matti參加國際講習會後不久便加入扶輪。她身為扶輪社員最引以為傲的成就之一就是回訪印度普恩附近一處社區。該社區憑藉一項長期、多地區的全球獎助金而設置收集雨水系統,此系統協助讓居民擺脫貧窮。她說:「當我們5年後回去,該村莊改變幅度大到我幾乎要認不出來。」 洪卡拉曾擔任立法會議代表、國際扶輪社長代表、國際扶輪訓練領導人、區域扶輪基金會協調人、及領導發展及訓練委員會委員。她榮獲扶輪基金會有功服務獎及特優服務獎。她和馬提都是巨額基金捐獻人,也是遺贈會及保羅.哈理斯會會員。 |
|
![]() |
布雷克 Tony (James Anthony) Black
|
|
![]() |
侯依Susan C. Howe 侯依熱心於分享她的訓練及教育技能,曾擔任國際扶輪訓練領導人及領導發展及訓練委員會的委員。她也是區域扶輪基金會協調人、2022年國際扶輪年會地主委員會顧問,也是「現在就終結小兒痲痹:創造歷史倒數運動」委員會的副主委。2005年,侯依協調卡翠娜颶風災後在休士頓太空巨蛋體育場服務之650名扶輪義工的後勤工作,因此代表休士頓區域的扶輪社員領取「巨蛋城獎」。這群人幫助數十萬名從紐奧爾良撤離的居民,持續三個星期。 擅長募款的侯依曾擔任3個「百萬美元晚宴」委員會的委員,最近擔任主委的一場晚宴為扶輪基金會募集到380萬美元。她說:「如果你正眼看到我,我就會開口要你捐款。」侯依獲得超我服務獎、扶輪基金會的有功服務獎及特優服務獎。她和丈夫比爾Bill都是阿奇.柯藍夫會及遺贈會會員。 |
|
卡瑪爾果 Mário César Martins De Camargo 卡瑪爾果自1980年加入扶輪至今,在2015-19年度擔任扶輪基金會保管委員期間,他任職數個委員會,包括基金會的財務委員會及策略規劃委員會,協助分析基金會的獎助金模式,並思考未來的全組織計畫及合作關係。身為理事,他期待能讓扶輪更壯大、更多元。 卡瑪爾果和夫人丹妮絲Denise是扶輪基金會的巨額基金捐獻人及捐助人。 |
||
![]() |
寇莎里-帕帕迪米崔歐Aikaterini Kotsali-Papadimitriou 父親曾任地區總監的寇莎里說她在扶輪的包圍之下長大。她說:「它存在我的血液裡。扶輪不只是哲學,也是生活方式,一種誠實生活的方式。」19歲時,她加入她第一個扶輪青年服務社。1993年,她加入潘戴里(Pendeli)扶輪社,使該社成為希臘第一個混性別的扶輪社。 她曾擔任許多扶輪職務,包括扶輪基金會技術顧問團顧問、扶輪公共形象協調人、及國際扶輪社長代表。2009年,她率領希臘第一個扶輪全國免疫日團隊到印度莫拉達巴德服務,挨家挨戶餵兒童服用疫苗。 寇莎里榮獲數項表彰,包括五大服務獎、扶輪基金會無小兒痲痹世界區域服務獎、扶輪基金會的有功服務獎。她和丈夫喬治George都是扶輪基金會的巨額基金捐獻人。 |
|
![]() |
凱爾Peter R. Kyle 1992年,在紐西蘭一間私人法律事務所任職一段時間,並擔任菲律賓亞洲開發銀行的高階主管之後,凱爾回到美國擔任設立在華盛頓特區的世界銀行的資深國際律師。在獲得該職務後兩個星期,他的第一項任務讓他來到莫斯科,擔任蘇聯從社會主義體制轉型到市場導向經濟的顧問。他於2009年退休,可是仍持續擔任世界銀行的顧問。 凱爾自1976年加入扶輪至今,曾擔任扶輪許多職務,包括國際扶輪訓練領導人、立法會議代表、國際扶輪社長代表、扶輪代表網絡的主任。除了擔任水及衛生扶輪社員行動團體的委員會委員之外,他還擔任過扶輪前受獎人關係委員會及扶輪和平中心委員會的主委。除了扶輪之外,他的另一項熱愛是外展學校國際組織(Outward Bound International),他是創會會長。2010年,凱爾獲得扶輪基金會全球前受獎人人類服務獎,他認為這是他在扶輪最驕傲的時刻之一。他也榮獲超我服務獎及扶輪基金會的有功服務獎。他是巨額基金捐獻人、保羅.哈理斯會會員、以及──跟他所有家人一樣──保羅.哈理斯之友。 |
|
![]() |
愷特 Jan Lucas Ket 愷特曾協調一筆包裹式獎助金的後勤工作,讓印度一名衛生官員到荷蘭的IHE水資源教育學院留學。愷特說:「身為扶輪社員的我們何其幸運,因為我們擁有機會。我想扶輪的重點在於帶給別人機會。」 愷特自1988年加入扶輪至今,擔任扶輪基金會技術顧問團的團員,也在數場國際會議中,講述扶輪在母親兒童預防醫療保健所扮演的角色。在他擔任扶輪社社長期間,他共同創立捷克的吉拉瓦(Jihlava)扶輪社。 愷特和他的夫人蜜羅Milou曾經接待扶輪青少年交換學生及團體研究交換組員。他們是扶輪基金會的巨額基金捐獻人、捐助者、遺贈會會員。 |
|
![]() |
Kyun Kim 身為地區總監,Kim在2011-12年度,協助吸收1,439名新社員,是該年度所有南韓地區當中的第一名。之後他擔任扶輪其它許多職務,包括助理國際扶輪公共形象協調人,韓國扶輪公式雜誌《韓國扶輪月刊》(The Rotary Korea)委員會的委員。 Kim於2014年獲得超我服務獎。他和他太太Hye-Suk支持扶輪基金會,是阿奇.柯藍夫協會的Chair's Circle會員。 |
|
![]() |
蓮西亞 Floyd A. Lancia 蓮西亞自1970年加入扶輪至今,自1992年後便一直待在目前所屬的扶輪社。他曾主導數項扶輪基金會獎助金計畫,在尼加拉瓜提供免費眼部手術,提供墨西哥社區清潔用水等等。他曾五度擔任國際扶輪社長代表,也曾在國際講習會中擔任訓練領導人。 蓮西亞榮獲扶輪基金會的有功服務獎與特優服務獎、以及國際扶輪超我服務獎。他和夫人貝蒂.魯Betty Lou都是阿奇.柯藍夫會及遺贈會的會員,也是扶輪和平獎學金的贊助人。 |
|
![]() |
羅爾斯Roger Lhors 他曾擔任扶輪協調人及社員特別工作小組秘書。羅爾在幾個地方組織也十分活躍,包括協助當地年輕人求職的計畫及收容父母喪失撫養權之兒童的「聖日耳曼村」(Saint-Germain-Village)。 羅爾斯說他在扶輪最引以為傲的成就是在他第二次擔任扶輪社社長時讓該社更強健。他倡導設立新扶輪社,指出地區總監的支持以及向年輕領袖及潛在社員推廣至關重要。「扶輪的未來會很美好,要達到就必須做調整,讓扶輪社能更接納年輕世代。扶輪必須在沒有違背共通基本原則的情況下滿足他們的期望。」 羅爾斯是保羅.哈理斯之友及扶輪基金會的捐助者。 |
|
![]() |
潘迪亞 Bharat S. Pandya 潘迪亞自1989年加入扶輪,也是該社的創社社員。在他擔任3140地區總監期間,他的地區捐獻超過200萬美元給扶輪基金會,乃是2006-07年度全球各地區捐款之冠。他主導數項計畫,包括基金會獎助金贊助的水及衛生計畫,安裝攔砂壩,讓村民不必每天步行4英里去取水。 潘迪亞擔任過許多扶輪職務,包括區域國際扶輪社員協調人、訓練領導人、國際扶輪社員委員會、年會推廣委員會、以及印度根除小兒痲痹等疾病計畫委員會的委員。 他榮獲國際扶輪的超我服務獎、扶輪基金會的有功服務獎及特優服務獎。他和夫人瑪德哈薇都是基金會第二級巨額基金捐獻人。 |
|
![]() |
尚格比 Kamal Sanghvi 尚格比自1991年加入扶輪至今,曾擔任國際扶輪的訓練領導人、委員會委員、社長代表、及許多其它職務。他協助設立28個女性職業訓練中心,協調舉辦11場小兒痲痹矯正手術營,治療數千名患者。尚格比說他最引以為傲的成就是主導一項扶輪計畫,協助200名巴基斯坦兒童到印度接受心臟手術。 尚格比榮獲超我服務獎及扶輪基金會的有功服務獎及特優服務獎。他和同是扶輪社員的太太索娜兒Sonal都是巨額基金捐獻人及遺贈會會員。 |
|
![]() |
索拉瑞 Johrita Solari 索拉瑞自1993年加入扶輪至今。擔任5320地區總監期間,她籌劃了該地區第一個扶輪基金會百萬美元晚宴基金的募款活動,並讓該地區成為第二個100%由保羅.哈理斯之友扶輪社組成的地區。她也擔任過基金會的和平巨額捐獻倡議的委員。 索拉瑞夫婦同屬一個扶輪社,都是保羅.哈理斯之友、巨額基金捐獻人、以及阿奇.柯藍夫會會員。在索拉瑞擔任理事的第二年,女兒吉安娜Gianna將出任地區總監,成為扶輪史上第一對同時擔任這兩個領導職務的母女。 |
|
![]() |
辰野克彥 Katsuhiko Tatsuno 自1982年加入東京西區扶輪社以來,辰野擔任過國際扶輪訓練領導人、國際扶輪社員委員會委員、及立法會議代表。他也是扶輪基金會裡專門支持2011年東日本海嘯復建工作之委員會的委員。 在扶輪之外,辰野曾擔任國際青商會東京分會執行委員會委員。在他任期中,他主辦一項年輕人相撲計畫,後來擴展至日本各地的青商會。 辰野是扶輪基金會的多次捐獻保羅.哈理斯之友、捐助者、及巨額基金捐獻人。 |
|
![]() |
禹何其Stephanie A. Urchick 禹何其自1991年加入扶輪至今,最初是加入前國際扶輪社長凱樂Chuck Keller的扶輪社,他還是她的輔導員。她的扶輪服務包括到越南協助興建一所小學,也曾到多明尼加去安裝濾水器。她學過數種斯拉夫語,輔導烏克蘭的新扶輪社員,擔任波蘭一項扶輪基金會獎助金計畫的協調人。 禹何其擔任許多扶輪職務,包括基金會保管委員、國際扶輪策略規劃委員會主委、及基金會百週年慶祝委員會主委。她是巨額基金捐獻人,也是扶輪基金會的遺贈會會員。 |
|
![]() |
劉啟田 Surgeon Chi-Tien Liu 劉啟田自1987年加入扶輪至今,曾擔任國際扶輪訓練領導人、扶輪協調人、及總監當選人訓練研習會團隊領導人。他也是扶輪青少年領導獎委員會委員、台灣、澳門、及香港永久基金委員會委員及副主委。 劉啟田榮獲扶輪基金會有功服務獎及特優服務獎。他與妻子尹秀容都是保羅.哈理斯之友、捐助者、巨額基金捐獻人、及保羅.哈理斯會及阿奇.柯藍夫會的會員。 |
|
![]() |
瓦否Valarie K. Wafer 瓦否在2005年加入扶輪。她曾擔任國際扶輪訓練領導人(「你在扶輪所能獲得的最佳任務」)、2018年多倫多國際年會地主籌備委員會委員、區域扶輪基金會助理協調人、以及國際扶輪社長代表。她曾率領一支著重年輕人自殺及憂鬱問題的職業訓練團隊、稽核扶輪基金會在坦尚尼亞及肯亞的獎助金計畫、以及自願在2012年印度全國免疫日擔任義工。 瓦否和她夫婿馬克Mark──他在瓦否擔任扶輪社社長期間加入扶輪──都是保羅.哈理斯之友、遺贈會會員、及巨額基金捐獻人。2012年,瓦否獲得伊莉莎白女王二世登基60週年獎章,以表揚她在「加拿大包容性雇用經濟誘因」的領導地位。這是一個許多省及聯邦政府都採納的包容性雇用計畫。 |
|
![]() |
姜修果 JOHN HEWK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