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義大利–馬爾他–聖馬利諾/國家間委員會國際會議」記要
2023/05/24
閱覽數 686
作者 ICC台灣對義大利–馬爾他–聖馬利諾主委3470地區謝奇峯PDG Jack
分享至


國家間委員會(InterCountry Committees, ICC)雖然可能多數扶輪社員平常並未接觸到,但這是被記載在「扶輪政策彙編21.020」中的一個多地區活動(Multidistrict Activities),且已有七十多年的歷史。只有地區才能成立並參與ICC,主要意旨在促進不同國家地區之間的友誼與文化瞭解,強化其中間社員/社/地區間的彼此連結,建立跨越國境/陸境/海洋之間的網絡。但該委員會並不屬於RI的單位,應財務及行政上自主,且須遵守當地之法令規定(扶輪政策彙編21.020.6)。
熱那亞ICC國際會議主題與組團緣由
ICC義大利(Italy) –馬爾他(Malta) –聖馬利諾(San Marino)——以下簡稱「ICC義馬聖」與「ICC台灣」於2021-22年度,由義大利14個地區中參與ICC的5個地區(D2031, D2032, D2060, D2080, D2120)與台灣12個地區共同簽署結盟合約,同時本人亦就任首任主委,詳見臺灣扶輪月刊2023年4月號。ICC義馬聖復於2023年4月20-23日由2032地區與熱那亞大學(Universita di Genova)共同在熱那亞(Genova)的總督宮(Palazzo Ducale)舉辦ICC國際會議,邀請與ICC義馬聖締盟的各國ICC前來與會,所以本人應邀組成代表團與會。
在組團期間,考量彰顯代表團形象,本人贈送每位團員灰色西裝外套,PDG Supla亦提供本團男社友每人一份領結與袋巾。亦感謝PDG Supla配合製作一大二小的手拉旗與布條一只。為促進與國外社友交流,本人設計製作有台灣外型之木質髮梳二百只,並配合台灣扶輪總會提供200面的會旗搭配使用。針對貴賓,本人則準備台灣茶葉禮盒及茶杯組數盒,PDG Supla亦提供有台灣造型盒裝果乾數盒,統籌運用。亦感謝後來在熱那亞會合的NC Dolly攜來的大小國旗數面。

本次國際會議的主題是「熱那亞和移民 」(Genova e Le Migrazioni/Genoa and the Migrations)。說起來,英文裡有三個字的中文大概都被翻譯成移民,分別是Emigrate/Immigrate/Migrate。根據網路查得其分別的意涵是Emigrate means to leave one’s country to live in another (離開國家而住在另一個的人),Immigrate is to come into another country to live permanently(進入另一個國家而永久居留的人),Migrate is to move, like birds in the winter(如同候鳥移動的人)。由原文可知,這次的主題—— Mirations,雖然中文翻成移民,但其實比較偏向流動人口的性質。

大會的會期雖是由4月22日至23日,但是主要的大會議程是在4月22日上午舉行。我們代表團一行16人,其中14人是4月
18日晚上一起從桃園機場出發,而ICC台灣的國家協調人(National Coordinator, NC) NC Dolly及其尊眷Schroeder則是在熱那亞會合。4月19日扺達米蘭,4月20日早上即由大會安排的導遊引導我們遊覽加爾達湖(Lago di Garda)及湖邊古城,下午就抵達大會安排的酒店(Hotel Starhotels President)完成報到。晚上有個簡單的歡迎晚宴是在酒店2樓的餐廳舉行,如同預期的歐式晚餐,是從8時開始,而且先有一個簡單的雞尾酒時間,然後才進入餐廳。餐會則在ICC執委會主席(2022-24)來自9010地區突尼西亞的PDG Mohamed Ghamman致歡迎詞後開始。除NC Dolly與Schroeder外,我們其他團員分坐兩桌,而ICC義馬聖的對台主委Carlo Severa則來與我們同坐一桌來接待。今晚我們代表團也終於到齊了。
國際會議之會前文化體驗日
4月21日的行程,主辦單位是安排了熱那亞的文化體驗,早上以巴士接駁至法拉利噴泉廣場(Piazza de Ferrari),然後開始以徒步的方式,在大會分組導遊的引導下來參訪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核定的世遺古蹟群。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法拉利廣場與目前法拉利超跑家族無關,係指以前名為法拉利的貴族;但這個貴族目前已不復存在,因其唯一的後人早已拋棄頭銜而移居英國了。


在街道中偶見高處有些加蓋的天橋,這是古時候給熱那亞總督專用。古時候的熱那亞邦國,是由民選出的總督代表城邦,主要任務是作為邦國代表來接見各國外使節或主持重要慶典。但他一旦被選出,他在兩年任期內都必須生活在總督宮內,以保障他的安全並且預防他勾結國內外勢力。這些天橋就是聯結一些必要地點,例如大教堂或監獄等,讓總督可以在不接觸外界的前題下,得以到達必要地點執行工作。在市區主教座堂前廣場的建築雖已改為商用,但由其外觀黑白相間的立柱可看出其尊貴的地位,因為這黑白相間的風格在當時是只能由貴族使用。如果細看的話,還會發覺黑色的部分稍比白色長一些,是為了補償視覺使人感覺黑白分段是等長的。而牆上的一些威尼斯裝飾,則表示該貴族曾征服過威尼斯掠奪來的戰利品。

午餐是在熱那亞港邊的餐館(Ai Tre Merli),外面可看見停泊了巨型的郵輪,以及著名的八爪魚式的吊掛電梯,可搭高眺望港景。餐後回酒店小歇,傍晚出發至利古里亞海邊的一處峽灣小港(Portofino),該處有個奢華的遊艇俱樂部,並長期主辦時尚品牌的競艇活動。晚餐則是在山城上可俯瞰海邊的餐廳(Cenobio dei Dogi in Camogli),參加Potofino扶輪社例會,並見證了ICC義馬聖與ICC以色列締盟。
國際會議之正式議程
本次國際會議在會場展示了參與各國的國旗,由主辦地區D2032總監敲鐘開始,並依序播放了義/馬/聖三國國歌,歐盟曲(快樂頌)及扶輪歌(Rotary Anthem),主辦單位亦一一宣讀了各代表團國名以致意。接下來則有熱那亞扶輪社社長、D2032總監、前扶輪理事、扶輪ICC執委會主席、前國家協調人、現任國家協調人、熱那亞市長、熱那亞行政長官、熱那亞大學校長、駐熱那亞領事團代表等致歡迎詞,再由具新聞從業背景的主持人(熱那亞西南扶輪社社友)來介紹各主講人。

主講人中包括了學者與政府官員,由不同的角度來分享對移民的見解。有些由語言文化的角度說明外來語如何因移民而滲入本土語言,有些由人口死亡率/人口平均年齡因移民人口而降低,有些由教育資源因人才流出而無法回收來看問題等,非常多元。但有些可惜的是,可能因為時程緊湊,議程只有單向的發表,並沒有開放與會者與各主講人交流;主持人雖有新聞人員背景,但也僅介紹主講人出場而已,並未與主講人有其他的互動。本次研討會備有同步口譯,但依大會資料只有英/法文的選項,依現場國旗判斷有30國以上,我們大概也是除地主國外,陣容最大的參加單位了!





國際會議後的例會交流
由於ICC義馬聖對台主委Carlo是來自中部的2080地區,所以他強力邀請我們於會後至羅馬並參與他們社的例會。於是我們一行人自4月23日搭巴士,並由他安排了一位曾學中文的扶青社員Rossella Di Ruocco協助翻譯與導覽,陪同我們經由Pisa、Firenze、Perugia、Assisi、Ciociaria、Roma等地一路南下至Tivoli。並在4月27日晚上參加Guidonia Montecelio扶輪社的例會。

我們從Tivoli的旅館搭車前往例會地點,因位於小鎮內,巴士無法進入,所以在鎮外的小橋前下車,徒步過橋前往例會場所。但是一走到橋上,就看到一路上裝飾著我們與義大利兩國的小國旗,真是倍感榮幸。當天的例會是在1720年建立的Ristorante Sibilla餐廳舉行,外面還能看到有二千年歷史的石柱,除了該社的社友外、現任地區總監、市長,以及我國駐義大利辦事處的林讚南副代表及龍秘書亦有出席例會。在例會前室外花架下的鷄尾酒會中,林代表與同仁不但協助我們與義大利社友交流,亦適時地回應義大利社友的問題以加強義大利友人對台灣的瞭解。


例會桌次的安排很有創意地是用台灣的地名來代替編號,除了常見的台北、高雄、台南、澎湖等縣市名外,甚至連蘭嶼、天祥、阿里山也用了上。但實在受限老餐廳的格局,桌次有限,僅能容納約百人,據說還有更多當地他社的社友想來參與也只能向隅,顯見台灣的魅力。例會由該社具有律師資格的社長Paola Valeri主持,餐會中安排現場的美聲演唱與黑管與薩克斯風演奏,我們團員也應邀一起在現場演唱「這是咱的扶輪社」。例會結束前,各方貴賓應邀致詞,我國駐義林代表以流利的義大利文向來賓致意,而我也再次感謝社長與Carlo主委的熱情安排,並期待能透過ICC的平台促進台義人民之間進一步的交流合作。熱情的交流欲罷不能,等我們回到酒店已是隔天凌晨了。
尾聲

感謝Cafe長期經營台義交流,以及NC Dolly長期進行ICC服務以促成本次參訪,亦感謝團員們的分工合作。在參訪行程,感受到了義大利社友的熱情與尊重;而且在ICC的交流中,更感受到來自各國社友的聯誼友情。同時在彼此交流中,也能感受到聚焦在四大優先項目的未來規劃,期待往後有更多的社友來參與國家間委員會,並希望能藉由這個平台進而擴大一般民眾對扶輪的認知,以及與扶輪合作。
附註:
1. 以下補充對「ICC義馬諾」中包括的三個國家簡單介紹,資料編緝自中華民國外交部網站。
「義大利共和國」(Italy Republic)於1870年統一,實施君主立憲(註:時應為義大利王國)。1924年成立法西斯政權,二次大戰後法西斯政權瓦解,1946年舉行公民投票,廢除君主制度改行共和,1947年通過現行憲法,1948年元旦正式生效。
「馬爾他騎士團」(Sovereign Military Order of Malta)總部設於羅馬,為地位相當特殊之國際法人,擁有主權地位(Sovereign Status),可發行郵票,核發護照,一九九四年起成為聯合國常任觀察員。該團羅馬總部領土為一萬二千平方公尺,具政府組織並享有派遣接受使節之權。
「聖馬利諾」(Republic of San Marino)為歐洲最古老的共和國,於紀元二至四世紀間建國,在中世紀早期即發展為城市國家,為義大利在19世紀中葉統一前唯一存在的獨立城國,曾於1862年與義大利簽訂友好合作條約,該約於1939年重訂,1971年再度修訂。
2.本次代表團名單:
D3470北港社PDG Jack謝奇峯及夫人雲林星創社CP Cheryl王翠霙
D3482台北民權社PDG Kevin廖文達及夫人Beatrice梁惠生
D3470赤崁社PDG Supla吳中仁及夫人Abby張簡璧瑩
D3482台北中城網路社PP Dolly杜孟玲及尊眷Schroeder陳春鈞
D3482台北稻香社PE Joyce劉秀惠
D3482台北大稻埕社Cafe李美芳
D3470北港社Joe吳國正及夫人傅雪坪
D3470北港社Sunny李國正及夫人池美蓮與公子
D3470赤崁社Rebecca林欣慧
3.大會議程(下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