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2025年11月號
P. 69
ӚϞቃ࿊
這樣的叛逆,讓他在同時代備受批評。 ҖၾЍʹᔌ
他的畫被譏為「太模糊」、「難以理解」,甚 ˸Ѝ੭Җ
至被視為不合格的創作,但他沒有退卻。相反 馬蓋特海岸的日落
的,他愈是孤單,愈是執著。他在旅行途中畫 1840
ذ̺
下數萬張速寫,將自然的震撼一一記錄,再由 ࡐइतߕஔ
畫室裡轉化成作品。他用畫筆挑戰了世俗的眼
光,也挑戰了人類習慣依賴的「清晰」。
聽到這裡,我不禁被深深觸動。在生命
裡,我們何嘗不是如此渴望清晰?渴望前路明 力量。模糊的筆觸卻帶來無比清晰的震撼,因
朗、渴望一切可掌握。然而真實的人生,卻往 為它訴說的不是船,不是浪,而是生命本身的
往是模糊的,它有風雨、有驟變、有時甚至翻 脆弱與堅韌。
覆了我們所有的計畫。面對模糊,我們常感到 演講的最後,PDG Soho 談到當代藝術家
焦慮、恐懼,甚至想要逃避。但透納卻告訴我 羅斯科如何向透納致敬。羅斯科以色塊著稱,
們,模糊並不可怕,它本身就是一種語言、一 他甚至要求美術館將自己的作品與透納並列,
種力量。因為唯有在模糊之中,光才有流動的 因為他自知靈感來自這位「光的魔術師」。這
空間,心靈才有自由的可能。 是一種橫跨世紀的對話。藝術家或許在當下孤
透納不僅挑戰了繪畫的規則,更改寫了 單無助,但時代會替他保存記憶,在未來的某
藝術的主角。他讓「風景」取代了人物,讓自 一天,與後世心靈相遇。
然取代了神話。當我們凝視他筆下的威尼斯, 望著台上的 PDG Soho,心中湧起莫大的
看到的不再只是帝王將相,而是水波間閃爍的 感動。感謝她用清晰的講述,為我們打開了透
光、霧氣裡浮現的幻象;當我們注視他的歷史 納的畫布;感謝她讓我們明白,藝術不只是專
畫,人物只是畫角的點綴,而真正的主角, 業的技術,它是一種人生的態度。走出這場視
是風、是水、是天空的無垠。他用畫筆告訴我 覺與靈魂交互震盪的演講會場時,陽光依舊透
們:歷史或許短暫,而自然才是永恆。 過雲層照下,但我已感受到不同的光。我開始
在 PDG Soho 分享的畫作中,我看見了透 看見它如何在葉縫間閃爍,如何在建築上投下
納描繪的《船難》。那是一幅幾乎沒有明確線 陰影,如何在我們平凡的日子裡,留下靜靜的
條的畫作,天地渾然一體,浪濤翻湧,船隻顫 啟示。
抖,生命隨時可能被吞沒。那一刻,彷彿被拉 Daniel 總監全程專注聆聽的身影,也令我
進畫中,感受到一股窒息的壓力與深不見底的 動容。藝術讓人們暫時放下身分與頭銜,只留
下最單純的心靈共鳴。那一天,我們都被透納
的光照亮,也都因 PDG Soho 的分享而重拾一
分柔軟卻堅定的力量。
是的,模糊不必害怕,孤獨不必懼怕。因
為光,會在模糊之中流動,在孤獨之中誕生。
就像透納留給我們的啟示,真正的價值,其實
不在於當下的掌聲,而在於能否在時間長河
裡,照亮一個又一個靈魂。
感恩這場午後的演講,這是藝文的饗宴,
更是生命的一次深刻召喚。
船難 ߒ 1805 ϋ
臺灣扶輪 2025.11 67

